全球实时:诗词里的端午节(一):苏轼在黄州与朋友同过佳节,写下一首政通人和的端午词

五月初五,端午节到了,古代人们的传统习俗依旧延续至今:门前悬挂白艾、屋檐下插上菖蒲,身上佩戴香囊,帽子上簪上榴花,闻着混合着植物清香的空气,享受端午节的浓情。


(资料图)

#上顶端过端午#

而软糯香甜的粽子,则是这个节日的标配。有粽子的端午节恰好就构成了一幅端午浓情、粽叶飘香的节日图景。

端午节寓意着“中正”,因此古称端五或重午,古人在端午节还有用兰草汤沐浴的习俗,故又称端午为沐兰节。唐宋时,称天中节、端阳节。

端午习俗源远流长,历久弥新,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节日习俗文化是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珍贵文化遗产,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体现,不应该忽视。端午节,让我们在传承习俗的同时,品味着传统文化之美。

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

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一条时间线上的刻度,是线性流逝生活中的度量,也是历史演变的体现。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等节日一样,端午节蕴含着浓厚的文化积淀。

元代词人舒頔所写的《小重山·端午》一词中,“碧艾香蒲处处忙。谁家儿共女,庆端阳”直观地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。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,反映着民族价值观念、文化传统、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,是历史记忆的经典和仪式化的过程。

端午节习俗起源的文化记忆被记录在文献中,如端午吃粽子、赛龙舟的习俗与纪念屈原有关的说法最早见于东汉应劭《风俗通》。这一习俗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。近距离感知节日的文化内涵,是端午节与其他传统节日不可替代的魅力所在。

五月五日,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,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。最早见于《礼记》中的这句话:“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。”

唐初,五月五日已成为法定假日,而且“端午”这一节日名称也是在唐代见诸文字记载的。宋代则有“端午节”之名,南宋孟元老的《东京梦华录》中专门有“端午”一栏,生动地描述了杭州人过端午节的盛况。

宋代则有“端午节”之名,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一书中专门有“端午”一栏,生动地描述了杭州人过端午节的盛况。欧阳修说“正是浴兰时节动。菖蒲酒美清尊共”,陈与义说“高咏楚辞酬午日,天涯节序匆匆”,黄裳说“金碧楼西,衔得锦标第一归”,陆游说“重五山村好,榴花忽已繁。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”。

宋代的词人们在端午节里飞扬文字,共叙佳节。一首首端午诗词,共同点缀着节日盛景,为佳节增添了缤纷的色彩。

不管是欧阳修笔下的菖蒲美酒、兰草沐浴,还是陈与义笔下的吟咏楚辞、缅怀屈原,或者是黄裳笔下的龙舟竞渡,更或是陆游笔下的粽叶艾草,一幅幅端午安康的画面早已跃然纸上。诗词之外,更是文人们对端午习俗与文化的认同。

说到宋词,少不了苏轼,苏轼是一个极富情感与趣味的人,对大千世界无不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好奇心。苏轼的诗词创作领域极为宽广,山川草木、鸟兽虫鱼、社会时事、节日风俗,都可随意撷取,信手拈来。

苏轼的黄州端午词

苏轼到黄州后的第二个端午,受到黄州知州徐君猷的邀请,两人同赏美景,开怀畅饮。于是苏轼在宴席上写下了这首《少年游·端午赠黄守徐君猷》:

银塘朱槛麹尘波,圆绿卷新荷。兰条荐浴,菖花酿酒,天气尚清和。

好将沉醉酬佳节,十分酒、一分歌。狱草烟深,讼庭人悄,无吝宴游过。

这是一幅光与彩流动的端午节画面:朱红色的栏杆,倒映在池塘中,水光一色,一阵微风拂过,水面泛起阵阵波纹,在五月阳光的映射下,波光粼粼,圆圆的荷叶如同一把把绿色的小伞撑在池塘上,荷叶下的鱼儿欢快地游动着。

苏轼用兰叶浸泡过的水沐浴,品尝着用菖蒲花新酿的美酒,五月艳阳天,天气清明而暖和。这是一幅人与景交融,景与情交汇的端午节画面。

与朋友欢聚欢笑,共同酬谢端午佳节,这里有美酒歌舞的陪伴,这一刻没有工作的案牍劳形,没有城市车马的喧嚣。在这风光宜人的池塘畔,赏景品酒,吟咏诗词,一定要尽兴而归。

这首词的上片写黄州五月一派清新升平的气象。苏轼将眼前的池塘、栏杆、碧波、绿荷、兰枝、菖蒲融进词中,共同构筑了一幅清新宜人的黄州图景。加之黄州惠风和畅的五月天,自然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令人陶醉的端午美景图。

下片,写苏轼与徐君猷一起欢度端午佳节的热烈气氛。极写苏轼与友人徐君对酒当歌的豪迈情怀,十分传神。后三句,是苏轼赞美好友徐君猷治理黄州的功绩。

黄州民风淳朴,民事诉讼少,百姓安居乐业,政通人和,所有这些都是徐君猷治州有方的结果。

这首词上片写景,下片抒情,情景交融,上片结尾处“天气尚清和”,收而未尽,为下片留出余地,正好是下片起句“好将沉醉酬佳节”的过片句,由咏景而转向写人,起了承递作用,景情融合。

这首词从表面上看,似乎是在写黄州端午节的自然风光,实则是苏轼借题发挥,歌颂徐君猷的善施政德,使民安乐的功绩,也自然隐含苏轼为民分忧、造福一方的美好愿望。苏轼的端午词透露着他的精神世界与人文情怀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内涵。

关键词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
相关新闻

精彩推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