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14日电(黄继剑 黄冠超)近年来,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,通过深化机制创新、资源要素和品牌特色保障,将攀岩运动打造成为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新名片。2022年,马山县被命名为“广西体教融合示范县(市、区)”,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工作成绩优异。
深化机制创新保障,厚植体教融合发展“根基”。一是多方合作共建。马山县联合中国登山协会,区、市体育局共同组建国家少年攀岩队马山组,整合各方优势人才、技术、政策资源,建立攀岩人才培养共建模式,选派教练团队驻扎执教,对标训练标准,定期为教学训练提供技术支持指导,为顺利实施攀岩特色体教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二是联合选拔培养。该县将青少年攀岩梯队划分为选拔队和备战队,选拔队由开设攀岩课程学校各自组建,每周开设攀岩课2个课时接受基础训练,通过参加“马山攀岩月赛”及日常考评等办法,为备战队提供后备人才;备战队作为参加比赛队伍,分为国少一队、二队,由中国登山协会派驻的专业教练执教,担负着展示地方攀岩竞技水平、向国家直接输送人才等职能。目前,全县有选拔队20支共200余人、备战队2支共70人。
三是畅通对口升学。该县出台《马山县义务教育阶段攀岩特长生升学办法》,对攀岩基础扎实、攀岩技能优秀的小学、初中毕业生,让其作为攀岩特长生给予特招,分别进入县内最好的两所重点初中、高中就读;通过开展攀岩赛事科技攻关、基地建设、队伍建设和赛事指导等方面合作,畅通与中专、高校的对口升学路径,与2所高等院校、1所中专院校建立协作关系。目前,全县攀岩特长生共有25名进入重点初中、29名进入县重点高中、8名进入中专学校、1名进入高等院校。
深化资源要素保障,建强体教融合选拔“阵地”。一是强化校园攀岩基础设施建设。实施“攀岩进校园”,投资1300多万元,在全县11个乡镇23所学校建设3000多平方米人工岩壁,惠及学生1.8万人,配备定线升降车、自动保护器、计时器、支点和保险带等攀岩训练设施设备,日常根据设施设备的磨损程度进行更新维护,充分保障学校攀岩训练条件。
二是优化校园攀岩师资配备。通过招录5名专业攀岩教师选派到县重点攀岩示范学校教练队伍;通过举办攀岩教师培训,为其余攀岩学校配备专(兼)职攀岩教师53名,鼓励攀岩教师参加攀岩职业资格考试,取得全国攀岩初级社会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8人,同时组织攀岩教师赴北京、浙江等体育运动发达地区现场观摩学习32人次。
三是开设校园攀岩特色教学课程。每个学校成立攀岩教学小组,落实专人加强对本校攀岩运动工作的管理,将攀岩课纳入教学课程安排,每周开设1-2节攀岩项目课,教授攀岩保护技术、攀岩运动知识和攀岩运动使用的手法等技能。每个学校组建男子/女子攀岩校队,开展常规训练、集中训练和班级攀岩比赛,按规定参加县级攀岩月赛和各类观摩活动。
深化品牌特色保障,搭建体教融合促进“平台”。一是建立攀岩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机制。依托自然、人才和政策等方面优势,马山县联合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、中国登山协会和相关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马山县三甲攀岩小镇,开发22面岩壁553条攀岩线路,1个800平方米的攀岩馆、12个攀岩平台、2条飞拉达线路、9条登山栈道、1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及旅游民宿、公共厕所、汽车营地等系列配套设施。引导群众通过发展种植产业及提供销售农特产品、土地流转、参与旅游开发、食宿服务等方式获得收益,村级集体经济以170万元入股,实现每年固定分红,实现每户年均收入约3万元。
二是打造攀岩运动品牌赛事聚集地。该县通过实施攀岩进校园、建设攀岩小镇发展攀岩体育运动,进一步打造攀岩特色体教融合品牌,促进相关赛事、人才聚集。2018年以来,先后承办8届国际、国家级攀岩赛事以及山地户外活动、培训班和交流大会;马山县青少年攀岩选手参加各级攀岩大赛,共获得100枚金牌、90枚银牌、79枚铜牌,其中2021-2022年参加国家、自治区各项攀岩比赛共夺得36金、31银、35铜的优异成绩。(完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