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热讯:利令智昏是什么意思?一起来看看《利令智昏》的典故吧!

利令智昏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平原君赵胜认为,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这地方,没有什么不好,该接受

【出处】

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鄙语曰:“利令智昏。”平原君贪冯亭邪说,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,邯郸几亡。

【译义】

形容因贪图私利,使得头脑发昏,忘掉一切。利:金钱、利益。令:使。智:理智。昏:糊涂,神志不清。

【故事】

战国时期,赵国有一个名叫赵胜的人,十分贤能,有功于赵国。起初,他的封地是平原县,因此,被称为平原君。他曾担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国,三次被罢免,又三次被复职,在诸侯中很有名气。但是,平原君有时也不能识大体,为眼前的小利蒙住眼睛,结果致使赵国蒙受了重大的损失。

公元前262年,秦国派大将白起,带领人马攻打韩国。秦军先占领了韩国的野王(今河南沁阳),这里是韩国的上党同内地之间的重要通道。野王被占,上党受到孤立,上党的郡守冯亭说:“上党眼看就守不住了,我们投降秦国不如投降赵国。赵国得到上党后,秦国肯定会去攻打它。那时,赵国受到攻击,必然求韩国援助。赵国和韩国联合起来就可以抵挡住秦国了。

于是冯亭派人带着上党地图去见赵孝成王要把上党献给他。这时,平阳君赵豹认为,无缘无故收下这块地方不好,最好不要接受。但平原君赵胜认为,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这地方,没有什么不好,该接受。最后孝成王便派平原君到上党将这块地方接受过来,并封冯亭为“华阳君”。

这件事激怒了秦国,秦国便派白起为将,率领军队攻打赵国。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围困,最后全军覆没。

关键词:

编辑: MO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
相关新闻

精彩推送